格調高雅意趣廣泛 陶瓷美術家徐天梅的藝術人生
他有著深厚的家學源流及傳統功力。他平日深究詩章,喜於吟頌,藝術素質極高,創作設計,從不草率下筆。他對所要描繪的對象,勤於觀察,捕捉對象的神影,胸有成竹,一氣呵成。他擅長畫動物,尤喜畫虎、獅,兼及人物、山水、花鳥、草蟲等,意趣廣泛而筆力老辣。作品以氣韻生動,寓情于理,手法新穎,筆精墨妙而見長,無論雄渾之虎,抑或絹秀之花,入于畫中筆下,均達意而傳神,筆到意隨,落筆有聲。他,就是“珠山八友”之一徐仲南之子、著名陶瓷美術家徐天梅。徐天梅(1910—1994),原名徐年,字天梅,江西南昌人,受家庭影響,從小就喜愛藝術,13歲從教會小學畢業后就輟學從父學藝。徐天梅生性聰明,才智過人,父言傳身教,他勤奮好學,青年時代便在藝術道路上嶄露頭角。他不僅熱衷于繪畫,而且對詩詞、金石、書法也極其愛好,每讀書習詞都有穎悟。步入中年,他的繪畫藝術就有了更大的進步,構圖布局、色彩搭配、用筆強弱等都恰到好處。由于徐天梅才氣橫溢,當時政府想要給他安個職位,被斷然拒絕。由于家境貧寒,他常常與父親在家舉辦個人畫展招睞買主、甚至為當時的京劇繪制廣告、畫舞臺背景維持生計。
新中國成立后,黨和人民政府為振興瓷業,把流散的陶瓷藝人組織起來。徐天梅也于1952年加入美術合作社,1956年調入輕工業部在景德鎮創辦的陶瓷研究所,專門從事陶瓷裝飾的研究創作,并加入了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西分會。1959年,景德鎮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他“陶瓷美術家”稱號,當選為景德鎮市政協第四、第五、第六屆委員。在陶瓷研究所藝術室工作期間,徐天梅發揮了極大的積極性,創作繪制了不少高檔陳設瓷、禮品瓷、使館用瓷、出國展覽瓷。1955年,他用一個晚上設計并繪制的300件粉彩瓶《虎》,老虎的形體動態生動逼真,在構圖、用筆和設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,被評為“赴京展瓷”甲等獎;1959年,他創作的六折屏風《人民公園》風景畫、八折屏風“花鳥”畫,格調清新,筆法細膩,為人贊賞,陳列于人民大會堂江西廳;他為大使館設計的《杜鵑花》餐茶具,畫面裝飾與造型設計工致秀麗,統一和諧,具有獨到而巧著的審美價值和實用效果;他在粉紅釉堆金加彩開光瓶上繪制的《松樹十二紅》,色彩清雅,品位秀逸,載入《景德鎮瓷器選集》。徐天梅繪畫非常注重于事物神態的表現,寥寥數筆便能將事物描繪得神態活現,栩栩如生。他不是簡單地只從感性認識上去反映事物的外貌,而是通過細心觀察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,去抓住事物的本質,用感受去提煉事物的主題。他藝術素養高,底氣足,平時他在腳下襪子里插枝料筆,不論走到哪里,當靈感來了,或是想到好的構圖,就立馬勾出來。因而他的作品形象好、筆調新、顏色鮮、雅俗共賞,雖基于事物卻又高于事物,使事物得以升華。
看過徐天梅畫虎的人,都會為他筆下的威風凜凜、富有生氣的各種形態的老虎所傾倒?;⒆嘶⑼?,神態生動,骨格準確,筆勢蒼雋。這些虎或立、或臥、或伏、或登山,或攀谷,或仰天長嘯,或巡山疾走,各具生態,形神璧合。這是他幾十年來潛心探求畫虎真功,集各派畫虎名家之長,運用靈巧手法的結果。他不去追求那種細致入微的寫實手法,而是用其深厚繪畫功底,對虎各種神態的了解,繪制出各種各樣的活虎姿。比如,他到動物園看老虎,和別人不一樣的是,他沒有一開始就拿起筆和本子對著老虎寫生,而是仔細觀察老虎的行動,等到飼養員放食時老虎沖過去的那一剎那,他看得真切,便立即畫了下來。業界贊揚徐天梅的寒日臥虎如磬,巍然雄踞;光天立虎如松,氣宇軒昂;碧水游虎如龍,悠然成趣;平地奔虎如風,勢不可擋。
除虎之外,他的山水、花鳥畫也有很高造詣。一草一木、一鳥一魚、一山一水都達到了筆到意隨、情景交融的境地。他的山水畫流淌著一種朦朧的詩意和親切的鄉土情韻。在他“知命”之年,曾去黃山寫生,創作了一幅《仙山佛?!?,筆力蒼勁,墨彩流溢,傳統手法與現代審美觀念在此畫中得到了有機的結合。這幅畫作三重布局,近處是氣宇軒昂的迎客松、遠處是高聳入云的天都峰,中間以流溢飄動的云彩貫穿整個畫面。赭、黃、藍層巒疊蟑,山的壯麗,云的神秘,那浮青滴翠、水墨淋漓的畫面,色調的強烈反差,使人仿佛看到仙人婀娜舞姿,聽到佛門的悠遠鐘聲。他畫的《立馬峰》,那高聳入云的山峰,原本就威武壯觀,加之流漓飄動的云彩,更顯其雄偉?;B畫中的《梅花圖》,除朵朵紅梅本身的嬌嫣喜人外,小鳥在其旁的嬉戲玩耍,更增添了大自然的多種情趣。他主要代表作品還有八折屏風畫《花鳥》、瓷板畫《仙山佛?!?、四方筆筒《梅雀》、300件冬瓜瓶《虎》等。徐天梅以其博大的文化涵蓋面,鮮活的情境表現力,強烈的視覺形式感而令人矚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