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開潮:書法與陶瓷,一次命運的邂逅
當書法遇上陶瓷
汪開潮說:“陶瓷是景德鎮的名片,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,藝術陶瓷得到了空前的發展,可謂百家爭鳴,百花齊放。但是我們看到的藝術陶瓷作品多是以山水、花鳥、人物等為表現主體,書法則僅僅作為題款點綴畫面,以書法作為表現主體的陶瓷作品并不多見,高水平的陶瓷書法作品更是鳳毛麟角。”汪開潮清醒地看到景德鎮陶瓷界這一重畫輕書的現象,決心要在百花齊放的陶瓷藝苑開辟出一片屬于書法的天空。
從紙上書法轉移到陶瓷書法,汪開潮是經過深思熟慮的。陶瓷和書法作為中國兩大國粹,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熱愛。陶瓷自古就有“泥與火的藝術”之稱,制作工藝復雜,成功率低,不過一旦制成,則歷經千萬年而色澤韻味依然。書法在宣紙上用筆墨書寫,難度較小,成功率高,但易破損、霉變,不易保存。如果能把陶瓷和書法這兩種國粹完美融合,互相映襯,將創造出“不朽的陶瓷書法藝術”。
近年來,汪開潮全身心投入到書法與陶瓷結合的藝術探索中。不懂陶瓷工藝,他就虛心向陶瓷藝人請教。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,他熟練地掌握了釉上、釉下書寫及雕刻等陶瓷書法工藝,創作出一批造型精美、風格獨特且富有時代氣息的陶瓷書法作品。他的陶瓷書法小字精致秀雅,大字瀟灑遒勁,全無景德鎮傳統瓷字的匠氣,瀟灑飄逸的氣息,猶如一股清風撲面而來。
“青年書協”
陶瓷書法藝術發揚光大,不是一個人的事業,也不能依靠一個人的力量能完成的。2006年,汪開潮聯合幾位年輕書法家醞釀成立景德鎮市青年書法家協會。經過近一年的籌備,2007年1月,景德鎮市青年書法家協會正式成立了。協會成立以來,開展了大量的書法學習交流和推廣傳播活動,并大力開展陶瓷書法的學習和探索,有力地推動了陶瓷書法在景德鎮的發展。
汪開潮說:“陶瓷書法雖然歷史悠久,但由于前人開發得很不夠,參與人數非常少,所以到現在仍處于初級階段,這也為我們的學習和探索留下了很大的空間。陶瓷書法比紙上書法更具價值和魅力,我們青年書法家協會將在傳承書法文化的基礎上,結合景德鎮陶瓷資源優勢,為陶瓷書法做出自己的努力,也希望更多的書法愛好者加入陶瓷書法學習的行列,為景德鎮的陶瓷文化增添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