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瓷大師張正海:《富春山居圖》夢圓瓷都
2013年7月,一部大型陶瓷雕塑驚世之作《富春山居圖》由著名瓷雕藝術家張正海成功完成。這部耗時三年的嘔心瀝血之作,按1:1比例將國寶級國畫《富春山居圖》完整原樣呈現,寄托作者藝術夢想和家國情懷,為景德鎮陶瓷藝術再添一段傳奇佳話。藝術成功絕非偶然。低調、謙遜的張正海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,景德鎮二十四世家之一,景德鎮和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,景德鎮陶瓷學院中國陶瓷文化研究員,曾連續三屆當選景德鎮市政協常委、兩次當選江西省政協委員。作為景德鎮傳統雕塑技藝代表人物,張正海成就早已斐然,例如:
1972年,大型鏤雕作品《龍船》被譽為“技藝造化之功,巧奪天工之妙”,鏤雕《龍舟古風》被譽為“汲古而化,破格出新”,這兩部作品都由江西省人民政府選送陳列于人民大會堂。
1978年,鏤雕捏雕名作《秋菊蟋蟀花篩》突破以往工藝難關,改變過去只能制作10厘米直徑、素胎裝飾花篩局面,成功燒制出直徑達28厘米的高溫色泥裝飾,該作先后多次榮獲大獎,如1991年獲北京國際博覽會金獎,并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。
1990年,圓雕作品《女壽星》突破傳統創作思想禁區,為我國第一個陶瓷雕塑女壽星形象,作為恭賀文壇泰斗冰心90大壽禮物,受到冰心先生高度贊譽,并引起國內文藝界強烈反響,國家專利局特別授予專利權。
1999年,完成大型捏雕作品《萬古長青》,祝賀新中國50華誕及迎接澳門回歸,該作長2.38米、高0.72米、寬0.52米,構思新穎,氣勢恢弘,工藝復雜,燒制難度高,被各界譽為“前無古人,堪稱世界之最的跨世紀大作”。
2009年,圓雕、捏雕、鏤鑲結合的《中華龍》晶瑩如玉、結構復雜,歷經多次燒制才得成功,融傳統技法與意象創新于一體,再次震撼業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