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玲霞:這樣女子,細節到極致才精彩
潘玲霞:女,碩士,講師,現任景德鎮陶瓷學院科技藝術學院工業設計教研室主任。1981年1月出生于湖北荊州,1999-2003年就讀于景德鎮陶瓷學院工業設計專業,獲學士學位(2001-2003曾赴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研修)。2003年留校任教至今,2008年獲碩士學位。作品多次獲江西省美術設計作品展覽一、二、三等獎數項。論文及相關作品在《藝術評論》、《藝術與設計》、《美術大觀》、《美術界》、《陶瓷研究》等數種雜志和書刊中發表。創作的陶瓷作品《荷塘》曾獲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成就展銀獎,《中國精神》獲2009中國收藏十大名品最佳創新獎,《清幽》獲2012 “大地獎”陶瓷作品評比銀獎。近年來作品先后在南昌、北京、廣州、景德鎮、廈門、杭州、臺北、福州、上海、中國國家大劇院等地展出。先后出版教材《包裝設計》、《設計色彩》、《家具設計》、《展示設計》等。
初見潘玲霞,亦如看她的陶瓷作品中最擅長的仕女,恬淡、婉約、不矯情,時不時聽到她爽朗的笑聲,仿佛一下子天地都明媚起來……
父親是美術老師,大抵因為這樣的緣故,潘玲霞幼時最大的樂趣便是模仿父親作畫的樣子,一張白紙,一支畫筆,小手還沒辦法自如地掌控那支畫筆,就一筆一劃地,有模有樣地,漸漸地在那白紙上繪出自己的天空……
畫畫就這樣自然地融進了潘玲霞的生活,整個學生時代她都不曾離開畫畫,讀高中也是念了當地美術專業最出名的中學——西門中學。這樣的選擇早就明示了,此后的她的人生就要與畫畫廝守到老。
高考填報志愿,她沒太多考慮便定了“景德鎮陶瓷學院”。說來也有幾分有趣,對于景德鎮的全部了解,潘玲霞只是從歷史課本上的只言片語中得知,“景德鎮是聞名世界的瓷都,這里生產的瓷器久負盛名。”以至于,她那些不了解景德鎮的同學,都詫異她的選擇:“怎么選擇去一個‘鎮’上讀大學?還是個只會做碗的地方!”人生的選擇用宿命地看就是一種冥冥之中的緣分,或許,早在上歷史課時,那樣簡簡單單地一句話介紹,便深深地扎根在潘玲霞的心里,來景德鎮是一種早就注定的緣分……
帶著憧憬,1999年潘玲霞踏上這片陌生又似有幾分熟悉的土地,她本以為只是四年的停留,沒想自己的生命與陶瓷交匯,來了便不會再離開了。大學的學業順利地完成,潘玲霞也遇上了很好的時機,留校任教,不用擔心畢業之后的顛肺流離,何去何從,只要專注心愛的專業。
在朋友的眼中,潘玲霞是活潑的、健談的,而又寬容的女子,可在她的性格中也有喜靜的一面。尤其是在畢業后,嫁為人妻,成為人母,完成一系列人生重大事件之后,在盡情享受家庭生活的快樂氣息,她也愈加注重追求藝術理想,用繪畫的語言去探索生命本身最安寧的感覺,尋找一種遺忘在時間長河之中的遐想空間,那或許就是一扇別致的小窗,不經意地一瞥,便跌進了一個人一生之夢,剎那間便是別人的永恒。
潘玲霞在畢業后的幾年時間里,不斷地嘗試著陶瓷繪畫的各種技法,各種可能,以期尋找一種適合表現自己的題材與可能。山山水水,花花鳥鳥,這些都表達不出她內心中的那份幽靜堅定之感。
偶然間,她去了江南某處寫生,路過一處幽深的老宅子,一下子她的腦海中便冒出了無數種故事的可能。透過精致的窗,考究的木門,潘玲霞總是在幻想:里面一定住著一位寧靜、滿腹思緒的美人兒,不曾張揚地邁出過老宅子的大門。她們只能通過窗,透過門,去想象外面的世界,一輩子守著這宅子,上演著她們的悲歡離合。只不過,這些分分合合的人生故事不曾流傳,只是有心的路人會經過此地,不禁地多看幾眼,多出幾分想象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