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資青花瓷,從“清三代”入手
在距離鳥巢不到兩公里的奧林匹克公園“祥云小屋”,中國江西景德鎮的工藝大師滔滔不絕地向中外游客講述著“天價青花”的傳奇。慕名來到此地的青花瓷“粉絲們”一面向工藝大師討教瓷器的燒制過程,一面嘗試著在瓷瓶上繪制紋樣。
這里,承載著中國明清兩代民窯燒制歷史的數千枚青花殘片,筑成了價值不菲的“百年青花瓷道”,踏步其上,仿佛在千回百轉之中回到了那個古老的年代。
明永樂青花壓手杯
年升幅可達20%
目前市場上對青花瓷感興趣的藏家不在少數,但是能真正把玩其中的并不多。北京亦莊一位長期從事瓷器收藏的劉先生對《投資者報》記者表示,“雖然他比較喜歡官窯,但是對于青花瓷卻比較謹慎,因為目前市場上,青花瓷的高仿制品太多,一旦看走眼,錢就打水漂了?!?/p>
的確,青花瓷市場的水太深,價格也存在很大的炒作嫌疑,關鍵就在于,價格一旦炒上去,就不會低于原價出售。在北京宣衡齋國際拍賣公司相關負責人狄先生看來,只要是能買到青花瓷真品,就不會賠錢,因為它的價格只會上漲。
據了解,“清三代”的青花瓷年升值空間在10%至20%,而元青花的升值空間更大。但是,這里面還有更深的學問,屬于官窯的青花瓷可以說是價值連城,因為這些屬于皇家定制,其價格是民窯青花瓷的幾十倍。
此外,從歷年的市場行情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。比如,一件雍正年間的瑞獸紋青花盤2004年的價格為3000元左右,而2010年初的市場價可達2萬元;看上去十分普通的晚清時期的福祿壽三星折沿碗,2006年價格也就2000元,如今至少也要7000元以上。
如果一定要為青花瓷定一個價格上限,只會令很多藏家為難,因為就連他們也無法預知未來的想象空間究竟有多大。畢竟,青花瓷本身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、工藝價值和美學價值已經遠遠超越了青花瓷本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