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瓷:生于瓷器最發達時期的沉睡貴族
2015年4月7日上午10時,香港蘇富比2015春拍“凝青絮金──日本珍藏官窯八方瓶”專場于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槌。本次拍賣只有1件拍品,即南宋時期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,起拍價4800萬港元,經過多輪激烈競拍,最終以1.1388億港元成交。消息一出,各方人士把目光“又”聚集在了宋瓷的身上。宋瓷近年來從邊緣化的項目逐步走到藝術市場的前臺,但其市場表現卻一直“不溫不火”,抑制宋瓷發展的原因究竟是那些?讓我們一探究竟。
熱門事件: 2012年4月香港蘇富比的一件“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”拍出2.08億港元刷新了高古瓷的世界拍賣紀錄,2015年春,香港蘇富比上拍一件南宋官窯青釉八方瓶,這兩件拍品均來自同一日本私人收藏——日本繭山龍泉堂,據悉這件南宋官窯青釉八方瓶屬宋瓷中的“名媛”,1975年被收藏后再未釋出,而此次亮盡顯其“名媛”魅力,最終劉益謙、王薇夫婦創辦的上海龍美術館以1.14億港元競得,為宋代瓷器第三高拍賣成交價。
一、市場現狀
宋代是一個充滿自信和創造力的黃金時,一位著名的美國學者曾經說過,由于宋朝藝術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現代品位,宋代瓷器、繪畫、書法和絲織品無一不傳遞出有節制而不失駕馭能力,微妙而不失洗練的韻味。
綜觀宋代瓷器市場,其走勢從2005年至今逐步攀升,但幅度不大。雖然火爆程度不如明清的青花、彩瓷那樣引人注目,但一直低迷的狀態正在改變,每有精品出現,總是能夠引起市場的關注。在2014年的香港蘇富比的拍賣市場上,一件“北宋定窯劃花八棱大盌”,引起激烈競逐,最終以1.16億元成交。創造了宋代瓷器的世界拍賣紀錄。而今年4月的香港蘇富比又推出一件“南宋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”,以9190萬元易手。相較明清瓷器而言,宋瓷存世量稀少,更顯珍貴,因而只要有精品釋出,往往會引起爭奪。
目前國內藝術品市場的走勢來看,往往以國際市場為風向標,特別是瓷器市場。如最近幾年火爆的坂本五郎、安思遠專場,宋代瓷器的火爆趨勢已經蔓延到國內,特別是有了眾多收藏大鱷的加盟,更使得不少藏家準備進入收藏宋瓷的“大軍”。針對此輪宋代瓷器的火爆,市場給出了明顯兩個不同的觀點,一種認為這是藝術品市場大鱷的“做局”,也有的認為是價值的回歸,但宋瓷市場的火熱卻不容置疑。
從宋瓷的溢價率區間來看,溢價率在1000%—5000%之間,成交價格集中在100萬——500萬之間(5件),溢價率在100%以上的宋瓷成交價格集中在10萬—50萬之間。成交價格在10萬—50萬的區間之所以成為溢價率較為穩定的區間一方面是因為,這一價格區間更加貼近普通藏家,畢竟能支付的起天價精品的人屈指可數;其次是因為,這一區間的拍品價格較低,升值潛力空間較大,在日趨成熟藝術品交易市場上可以保證其價值增長空間;此外,這一價格區間的瓷器持有時間不長、易手相對容易。
在眾多成交的宋瓷中,官窯器無疑是這其中的一顆明珠。2005年至今,官窯瓷器均價高達952萬元,居各窯口的首位,其次是哥窯294萬元、定窯149萬元。官窯瓷器的精美及存世量少是其價高的主要因素。宋朝瓷器整體享負盛名,即便是民窯也備受熱捧。其中,磁州窯均價達43萬元、建窯均價為24萬元。
從近十年的宋瓷市場表現可以看出,宋瓷在市場中的活躍度越來越高,五大名窯自不必多說,宋代民窯也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外藏家所追捧。溢價率在100%以上的宋瓷成交價格集中在10萬—50萬元之間也說明藏家對于宋瓷之后的市場發展潛力持樂觀態度。由此可見,宋瓷作為中國瓷器歷史上的巔峰之作,其市場價值空間仍有待挖掘。
二、影響因素
1、政策抑制宋瓷“未赴沙場先損兵”
國家對于宋瓷的拍賣政策市影響宋瓷在市場上發展的重要因素。以美國為例,根據中美之間的關于中國文物在美交易的協定,對于唐代以前的瓷器(含唐代)如果沒有2000年以前的報關記錄和交易記錄的話,那么在美國的拍賣行是不能夠上拍的,但是宋瓷不在此范圍中,所以在美國宋瓷是可以交易的。在這一點上,歐洲和美國對于宋瓷的上拍政策基本相同。,這種政策極大的抑制了宋瓷的走私、出口和流通量。由此可見,國外對于宋瓷的拍賣政策是比較開放的。